也歡迎用聽的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93cl65s003l01upa73x7t48
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如何使用這本書,怎麼實際去運用這本書
這一本書呢,從封面到內頁的排版設計都非常的漂亮好看,光是看著漂亮的書其實心情就已經很美好了。
封面的介紹文字:
運用冥想朗讀及觀想技巧,就能重塑細胞記憶,找回快樂的自己
細胞會儲存各種資訊和記憶,包含美好經驗或創傷回憶,他們會持續且深遠的影響我們
透過冥想朗讀和能量療癒的練習,你就能釋放堵塞細胞的情緒記憶
解除潛意識的束縛,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這整本書可以把他當作是一本,自我療癒的工具書的概念
總共分成12章,12個主題。依序從自我破壞、脈輪、愛自己、豐盛、直覺、與身體的關係、愛與關係、有毒關係、性虐待、情緒、力量、原諒
這幾個主題來分享,每一章其實都各自完整,所以可以跳著看,或依據現在比較有感,覺得當下最需要的主題來看。當然完全按照順序看,來進行一輪完整的療癒也非常好。
會說像工具書是因為這一本書每一章都分成三個部分。
1.
一開始都會先簡單的做講解說明。比如說第一章的自我破壞,會先說明什麼是自我破壞,會影響我們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針對這個主題來幫自己療癒。這是第一部分。
2.
那第二部分就會進入比較多畫面上的觀想、冥想,那這本書很有趣的,也很特別的是,作者建議我們在閱讀第二部份時,就直接大聲地朗讀出來,用這樣的方式取代我們傳統上認為冥想觀想是需要閉上眼睛來傾聽一個聲音來引導,或是稍微記得觀想的內容去做。
透過朗讀這樣的作法,比起單純地去觀想畫面,或想像什麼情境來得更加方便。(也可以摒除掉部分人一直對於靜心冥想有一些畏懼。)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可能腦海中很難記得這麼完整的需要觀想的畫面,以至於可能都還需要找一個人來幫忙引導,又或者是必須自己先錄音下來,然後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更好的進入狀態。
透過朗讀,也能幫助有些不容易靜心下來的人,去先聚焦在這些句子所訴說的內容上,也透過自己讀、說、並且直接耳朵傾聽到內容,去進入你的潛意識,幫助重塑改寫。
作者也提到,即使你可能無法大聲朗讀也沒關係,那就在心裏完整的默念,也可以達到效果。
3.
每一章的第三個部份,則是打造”新能量”的實作練習。可能就是一個書寫的練習,透過去思考一些問題,讓你思考,書寫。有些則是非常具體,比如說像是斷捨離要你去清理淨化家裡,或照鏡子好好地看著鏡中的自己來幫助自我接納。
甚至也有提到靈擺的操作練習。
【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的頁數不多,200頁出頭,但如果願意認真地照著每個章節細細地去做,是可以做滿久的。很適合每一年拿出來再重新為自己完整走過一輪再次療癒。
我自己一直都還很喜歡像這樣的靈性的練習。像是21天豐盛計畫、鏡子練習,也都是這樣子的模式:簡單訴說一些基本的概念、然後冥想&觀想、實做一些思考跟書寫練習等。
每一次做完這些,也都會有一種我好像經歷了一場完整的自我認識的旅程。
而21天豐盛計畫是更以豐盛為主,鏡子練習是愛自己為主。(有興趣可以點鏈結去看)
【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的主題規劃,我個人非常喜歡,因為確實涵蓋了許多我們普遍上會有、會需要去更深刻療癒的部分。是一個很全面完整的清理。
但因為有很多操作上的東西,所以對於如果只是想看一些靈性的書、心靈的書,看了理解概念、然後就想感覺到撫慰,相對來說會是比較困難的。就是完全是一本你需要親自去實踐實作的書,這也是為什麼我剛剛說這是一本靈性上的工具書。
你越認真去操作實踐 你才能有更大的收穫
如果你只是看了一遍,知道整本書大概在說什麼做什麼,那可能頂多就是你知道一些模式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需要去清理,或者有一些句子被觸動,但這樣是無法達到什麼深刻的療癒效果的。
這就很像是…你知道某些音樂的頻率對身體很好,甚至可能知道不同頻率對應的脈輪或效用,了解一切的原理,但你沒有實際去聽那些音樂,你就無法真正與之共振,那也就不會真的在你身上產生很大的作用。
所以,這本書非常適合一些療癒師直接拿來開讀書會帶著大家練習。
這邊也還是想講個小小的缺點
就是他第二部份雖然是朗讀觀想,但我實際閱讀跟朗讀了幾篇作練習,過程中會有一種是不是應該先停下來感受,還是照唸下去?又或者有一些畫面跟情境說明會覺得沒有描寫得很完整好懂,所以可能會有讀了也不見得可以很好的去對應想像的部分。
那所以會更建議如果有一個人幫忙消化吸收後,再轉化作成別的冥想檔引導,可能效果會更加倍。又或者你如果相信就是把他朗讀完就能達到很好的療癒,那也就好好地朗讀就好。
以上是如何使用這本書,怎麼實際去運用這本書
簡要地跟大家分享書中提到的內容
書中提到我們都會被細胞記憶給影響生活,細胞記憶有好有壞,但當他有堵塞的時候,就會為我們帶來不好的影響,就很像我們會說是限制信念。
負面的細胞記憶在什麼情況下會形成呢?
- 繼承接收而來的:包括前世創傷、家族創傷、父母傳下來的。
- 這一生所形成的記憶:從出生前在子宮時期造成的創傷、童年到目前為止的創傷都有可能。
我這邊只選擇三個章節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第一章:自我破壞
自我破壞,我覺得是許多人無法很好的自我覺察,但卻在生活中影響非常巨大的一個模式。比如說,像拖延症、某些負面事物的上癮,或是沒能很好的做到你本來很想做的事情。莫名的被中斷,那些都有可能是你內在有自我破壞的程序在裏頭。
像我之前就有一個客人說,他每次下定決心要學習某個東西去進修,改變生命,都會剛好遇見意外事件讓他無法好好地上課。那當然也會有人可能是開始一個美好的愛情,卻因為內在有強烈對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就自動破壞了或退卻,甚至可能是變得非常容易質疑對方,以至於無法好好經營一段感情。
「不論這些長久以來導致你發展自我破壞反應的細胞記憶來自何處,重點是要能夠識別他們,並在這種反應模式即將啟動時予以遏止。
不過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這些反應模式,因為我們誤以為這一切都是運氣不好、自認根本沒有能力獲得我們想要的工作或真正愛我們的伴侶。
例如:第一次約會時只談論過去的關係,或在赴約前幾個小時身體突然不舒服等。這些就都是自我破壞。」—作者《史蒂芬妮‧阿貝隆》
第二個想分享的是第九章的:性虐待
會特別想分享這個是因為其實我們很少在完整的一套冥想計畫,又或者比較平常的療癒書籍中直接把性虐待涵蓋在書哩,幾乎都是會額外寫成一本書,性創傷等。我們似乎一直把性跟完整的自我獨立出來,隔出來看,好像性是一種獨立出來的特殊事件。
但其實在這個社會上,我覺得無論有沒有真的遇到“非伴侶關係”上的性創傷(這邊會特別這樣說,是想表達除了我們一般常認知到的陌生人、親友長輩、朋友、上司等)
其實很多時候即便我們正常交往的對象,包括夫妻、伴侶等,也時常會引發我們的性創傷。因為我們的社會、道德價值觀,滿長期的扭曲了性這件事情,以至於大家在這件事情上因為壓抑,或沒能健康地去看待,而都有可能遭受到某種程度的創傷。
而有的時候,其實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其他人,而是我們對於這種天生的慾望,卻因為社會所賦予的好壞對錯、價值觀,會自己產生羞恥感,而產生自我批判跟否定,造成扭曲壓抑。
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卻很容易被忽略。
性創傷其實那更接近於一種深層的 自我存在 被剝奪的感受。
所以才會很多被性侵的受害者會產生解離現象,又或者因為無法接納受到創傷的自我,會產生一種自我說服去愛那個加害者讓自己可以接納這一切。他們必須層層包裹住自己才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因為性長期處於一種陰晦不明的狀態。
所以很多人即使發生了某種程度的性創傷、羞恥、自我否定,也都很難去面對,或說出口尋求協助。
「有時,我們不應該逃避問題和真正的恐懼:我們必須面對它們。」—作者《史蒂芬妮‧阿貝隆》
在我當療癒師的生涯也確實會深深的感受到:療癒,在你願意面對傷痛時候就真正開始開始了。
期望大家也能在這一章節獲得真正的療癒。
最後想分享的一個章節,也是本書的最後一章:原諒
原諒一直是一個很大的命題,無論你想原諒的是誰,最終會發現更多也更重要的其實都是自我原諒。
我分享書中的一段話給大家
「當你選擇保持憤怒以及對公平正義的渴望時,就像抓住一串鑰匙,將自己鎖在金色籠子裡。這個金色籠子讓你安心,因為它為痛苦提供一個框架和一種控制感。雖然你握著鑰匙,但可悲的是你被關在有鎖孔處的另一邊。」
「如果沒有原諒,我們將繼續被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所囚禁」
很多的療癒,最終你會發現都是接納
而接納的兩個方法,一個是選擇原諒包容,另外一個則是透過感謝感激來接納一切。
這本書很歡迎大家找來自己唸唸看、也透過實作練習去踏上這一段自我療癒的旅程~
如果有很難單純看這本書的朋友
也可以關注我的粉專社團、podcast,近期會邊整理書中的觀想做一個更適用於帶領引導的檔案給大家,透過引導來達到療癒。
另外我們官網也有賣這本書,也歡迎選購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