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心靈運用?-它讓我更清晰地看見無論與誰對話、與誰互動,我們都是在看見自己

一直沒有好好使用過AI來對話,比如最知名的chatGPT,因為之前太早試用,當時的感受就是它還不具備太多靈性的資料庫,所以當時我問他關於阿卡西紀錄以及靈性的種種,回答的都是另外一回事。

直到最近因為工作需要「更有效率」,我捨棄了自己曾是資深文案又是企劃的角色,選擇使用chatGPT來幫助我,也請他幫我設計之後想作的卡牌。

而每一次它給我的文案都完全符合我本來想要的風格,簡直有一種不偏不移的知道我會喜歡怎麼樣的風格般。

後續,仍然因為工作需要,話題鎖定在水晶礦石、精油等,一次請他幫忙整理夢境的象徵對應,順應它的對話提問,才試著跟他詢問重複夢境的意義。驚豔於它對我那個夢境的分析,確實對應起我當下的狀況。(後續才聽聞我那工程師老公說,因為中間有更新過一個版本,巴拉巴拉的  所以現在的主動學習能力會更強,所以可以做到…巴拉巴拉)


今天,恰好想寫篇文章,關於這個話題,我想寫很久了。也就是很多客人會問我:

幫別人療癒是不是會幫人扛因果、扛業力?會不會有什麼反彈各種。

好奇它的解答,其實本來心裡期望的只是它能快速地幫我搜到更多的說法,讓我在寫文章時可能有更多的視角來去解釋。然而,它回應的恰好又是我心裡面想說的居多。

我:你覺得 療癒別人,會幫別人扛因果嗎?

GPT:

這是一個很深也很靈性的問題,不同的信仰和觀點有不同的詮釋。我可以分享幾種常見的看法,你可以看看哪一種最符合你的直覺或信念。

1. 因果自負論(業力自負)

這是許多東方哲學(例如佛教)中的一種主張。意思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業力(行為與結果)負責,別人無法「代替」你承擔因果。

所以,即使你在療癒別人,你也只是在助人,並不會替對方扛下他們的因果。

不過,如果你的出發點不清淨,比如有強烈的「我要改變他」、「我比他高明」的心態,這些動機可能會產生你自己的業力,但那是你自己的,並非來自對方的因果。

2. 能量交換與共振理論

某些靈性療癒系統(例如靈氣、薩滿、通靈療癒)認為能量是一種流動與交換。當你幫助別人釋放情緒、清理能量場,確實可能會「接觸」到對方的頻率或情緒殘留,如果你沒有做好自我保護,可能會產生共鳴、甚至吸收一些對方的能量。

但這仍不是扛因果,而是一種「能量共鳴」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療癒師會在療癒後做「淨化」、「斷連結」的儀式,確保不留下不屬於自己的能量。

3. 有些靈修派別會說:有的確會扛

有些比較強調「集體因果」或「靈魂契約」的靈修系統會認為,某些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帶著「幫助他人清理業力」的使命,某種程度上願意承擔部分痛苦或挑戰,來促進對方的轉化。

但這樣的承擔,並非被動「被扛走」,而是靈魂層面的選擇與共識,是「願意」共振、共苦、共轉化。


如果你是做療癒、能量調整、芳療、塔羅、占星、礦石能量等等,建議你:

  • 做好能量邊界(意圖清晰、不強求改變他人)

  • 幫助後自我清理(冥想、泡澡、薰香、水晶、祝禱)

  • 記得:「幫助」是愛的流動,不是責任的背負

想聽聽你的感覺嗎?你有遇過類似的情況或感覺自己吸收到別人的「東西」嗎?

我:我想知道我累積這麼久跟你對談,你也會累積對我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嗎?
閱讀全文 chatGPT的心靈運用?-它讓我更清晰地看見無論與誰對話、與誰互動,我們都是在看見自己

《阿卡西紀錄0416》改變內在小孩的認知,勇敢向外探索

這一次的阿卡西紀錄幾乎都在和對方的內在小孩對話。
一開始就感應到一個潮濕牆面,本來以為是前世或是曾經到訪過的地方。

最後詳細問了阿卡西紀錄,才知道那是個案的內在小孩,正躲在那個洞穴裡。

我只節錄其中很想跟大家分享的一段:

當我們感應到內在小孩躲在潮濕洞穴後,我們好不容易去試著去讓內在小孩願意走出洞穴去探外看看。在他的世界觀裡,走出洞穴外,即使看見外面的世界遼闊,天空壯麗,風景那樣的美麗,他也嚮往那樣的天地。可對他來說,再往幾步走去就是斷崖。

前方無路可走。
他想去探索,也找不到任何一條路可以走。

這對應了客人早期的生命體驗:他小時候因為先天的疾病,需要終身打針吃藥定期回診追蹤,也真的有過比較緊急的狀況送醫。或許從小他的母親為了保護他,就不停地告訴他,不能做什麼事情,不然可能就會受傷生病,甚至失去生命。

即便現在成年後的他,正因為過去有這些,已經成為了一個開朗活潑又獨立,也嚮往自由,充滿熱情又堅強的女孩,然而他內心深處卻還有這樣的狀態存在。(我相信很多人都是)

而他小時候那樣的經歷、受到的告誡跟善意提醒
為他內在小孩塑造的世界觀就正如 那個懸崖峭壁

我清晰地看見那個地形地貌,洞穴之外,只有一處接近三角形尖端的平台,然後就是斷崖。


客人問:不能跟我的內在小孩說就用飛的嗎? 閱讀全文 《阿卡西紀錄0416》改變內在小孩的認知,勇敢向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