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寫下這個故事。希望每個小孩都有願意傾聽他們心聲的大人陪伴;更希望每個必須踏進法院的小孩,都不再害怕。」—《說出心裡話》作者 劉清彥
故事的開場從父母爭吵,父親離開,而母親關在房間閉門不出,小男孩看著一片狼藉、亂七八糟的家,無助地呼喚著家裡的寵物多多開始。當小男孩緊抱著心愛的多多,發現原來他們一樣都在害怕的在發抖。
隨著繪本的開展,看見孩童的恐慌與無助,依稀記得多年以前,曾在一家小吃攤用餐,老闆與妻子忽然為了生活瑣事大聲的爭吵了起來,本來在一旁靜靜玩著玩具的年幼女孩,忽然間大哭,哭得好傷心、好傷心。父母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感受,反而更加煩躁兇了那個女孩。
隨著這繪本帶來的記憶殘片,我腦海中也響起了蘇打綠那首《你在煩惱什麼》的 MV 畫面,多麼希望每個孩子在經歷大人的風暴時,也都有如 MV 中溫柔的手,幫助他們稍微遮起耳朵,並安撫著他:「沒事了、沒事了,這不是你的錯。」
▲ 蘇打綠《你在煩惱什麼》MV 畫面
▌ 孩童們的心聲,比我們想的還要細膩
「是不是因為我功課不好又不聽話,爸爸才會離開?」故事中描繪的孩童心聲真實的令人心碎。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表達的詞彙有限,又或者他們也還在釐清自己的感受。常常大人們無法好好地覺察孩子真實的想法。而如果我們又不願意去真正的傾聽,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在那些小小的腦袋裡,其實早有許多成熟的思想:擔心是不是自己的錯、害怕造成更大的問題、怕成為父母的負擔。
有些父母始終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理解,或覺得不需要跟小孩交代,認為孩子不可能懂,也聽不懂,卻錯失了彼此溝通的機會。
之前,我也曾傾聽過一些孩子的聲音,往往是父母之間的問題。可孩子卻很容易歸咎到自己身上,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做錯了什麼。在那些小小的心靈,也因著渴望父母的和諧、擁有溫暖的家、可以被好好疼愛著,總很拼命地想著:如果我再聽話一點、我再懂事一點、我再‧‧‧‧‧‧。
想著是不是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父母關係,讓整個家重修舊好。
又或者我曾有個客人因為孩子剛出生那時,經濟狀況較為拮据,只能把小孩寄養在親戚家,也曾讓孩子誤會父母不夠愛自己,而始終有著缺失感以及不被愛的情緒。很多時候,其實只需要好好地願意去溝通、傾聽,親子之間就能搭起彼此理解的橋樑,重新把愛找回來。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面對父母的分離與法院的陌生,用繪本輕輕敲開孩子的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