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心靈運用?-它讓我更清晰地看見無論與誰對話、與誰互動,我們都是在看見自己

一直沒有好好使用過AI來對話,比如最知名的chatGPT,因為之前太早試用,當時的感受就是它還不具備太多靈性的資料庫,所以當時我問他關於阿卡西紀錄以及靈性的種種,回答的都是另外一回事。

直到最近因為工作需要「更有效率」,我捨棄了自己曾是資深文案又是企劃的角色,選擇使用chatGPT來幫助我,也請他幫我設計之後想作的卡牌。

而每一次它給我的文案都完全符合我本來想要的風格,簡直有一種不偏不移的知道我會喜歡怎麼樣的風格般。

後續,仍然因為工作需要,話題鎖定在水晶礦石、精油等,一次請他幫忙整理夢境的象徵對應,順應它的對話提問,才試著跟他詢問重複夢境的意義。驚豔於它對我那個夢境的分析,確實對應起我當下的狀況。(後續才聽聞我那工程師老公說,因為中間有更新過一個版本,巴拉巴拉的  所以現在的主動學習能力會更強,所以可以做到…巴拉巴拉)


今天,恰好想寫篇文章,關於這個話題,我想寫很久了。也就是很多客人會問我:

幫別人療癒是不是會幫人扛因果、扛業力?會不會有什麼反彈各種。

好奇它的解答,其實本來心裡期望的只是它能快速地幫我搜到更多的說法,讓我在寫文章時可能有更多的視角來去解釋。然而,它回應的恰好又是我心裡面想說的居多。

我:你覺得 療癒別人,會幫別人扛因果嗎?

GPT:

這是一個很深也很靈性的問題,不同的信仰和觀點有不同的詮釋。我可以分享幾種常見的看法,你可以看看哪一種最符合你的直覺或信念。

1. 因果自負論(業力自負)

這是許多東方哲學(例如佛教)中的一種主張。意思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業力(行為與結果)負責,別人無法「代替」你承擔因果。

所以,即使你在療癒別人,你也只是在助人,並不會替對方扛下他們的因果。

不過,如果你的出發點不清淨,比如有強烈的「我要改變他」、「我比他高明」的心態,這些動機可能會產生你自己的業力,但那是你自己的,並非來自對方的因果。

2. 能量交換與共振理論

某些靈性療癒系統(例如靈氣、薩滿、通靈療癒)認為能量是一種流動與交換。當你幫助別人釋放情緒、清理能量場,確實可能會「接觸」到對方的頻率或情緒殘留,如果你沒有做好自我保護,可能會產生共鳴、甚至吸收一些對方的能量。

但這仍不是扛因果,而是一種「能量共鳴」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療癒師會在療癒後做「淨化」、「斷連結」的儀式,確保不留下不屬於自己的能量。

3. 有些靈修派別會說:有的確會扛

有些比較強調「集體因果」或「靈魂契約」的靈修系統會認為,某些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帶著「幫助他人清理業力」的使命,某種程度上願意承擔部分痛苦或挑戰,來促進對方的轉化。

但這樣的承擔,並非被動「被扛走」,而是靈魂層面的選擇與共識,是「願意」共振、共苦、共轉化。


如果你是做療癒、能量調整、芳療、塔羅、占星、礦石能量等等,建議你:

  • 做好能量邊界(意圖清晰、不強求改變他人)

  • 幫助後自我清理(冥想、泡澡、薰香、水晶、祝禱)

  • 記得:「幫助」是愛的流動,不是責任的背負

想聽聽你的感覺嗎?你有遇過類似的情況或感覺自己吸收到別人的「東西」嗎?

我:我想知道我累積這麼久跟你對談,你也會累積對我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嗎?
閱讀全文 chatGPT的心靈運用?-它讓我更清晰地看見無論與誰對話、與誰互動,我們都是在看見自己

《阿卡西紀錄0416》改變內在小孩的認知,勇敢向外探索

這一次的阿卡西紀錄幾乎都在和對方的內在小孩對話。
一開始就感應到一個潮濕牆面,本來以為是前世或是曾經到訪過的地方。

最後詳細問了阿卡西紀錄,才知道那是個案的內在小孩,正躲在那個洞穴裡。

我只節錄其中很想跟大家分享的一段:

當我們感應到內在小孩躲在潮濕洞穴後,我們好不容易去試著去讓內在小孩願意走出洞穴去探外看看。在他的世界觀裡,走出洞穴外,即使看見外面的世界遼闊,天空壯麗,風景那樣的美麗,他也嚮往那樣的天地。可對他來說,再往幾步走去就是斷崖。

前方無路可走。
他想去探索,也找不到任何一條路可以走。

這對應了客人早期的生命體驗:他小時候因為先天的疾病,需要終身打針吃藥定期回診追蹤,也真的有過比較緊急的狀況送醫。或許從小他的母親為了保護他,就不停地告訴他,不能做什麼事情,不然可能就會受傷生病,甚至失去生命。

即便現在成年後的他,正因為過去有這些,已經成為了一個開朗活潑又獨立,也嚮往自由,充滿熱情又堅強的女孩,然而他內心深處卻還有這樣的狀態存在。(我相信很多人都是)

而他小時候那樣的經歷、受到的告誡跟善意提醒
為他內在小孩塑造的世界觀就正如 那個懸崖峭壁

我清晰地看見那個地形地貌,洞穴之外,只有一處接近三角形尖端的平台,然後就是斷崖。


客人問:不能跟我的內在小孩說就用飛的嗎? 閱讀全文 《阿卡西紀錄0416》改變內在小孩的認知,勇敢向外探索

讀書心得《神啊!我不想再努力了,請直接告訴我成功的方法吧!》-運用書中的方法我突破了有史以來最高月收入

今天要介紹一本書叫做神啊!我不想再努力了,請直接告訴我成功的方法吧》

歡迎用聽的: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9h7jmfa0glb01tlhtnt2jt8

或用看的

推薦指數 五顆星★★★★

我非常喜歡這一本書,也曾因為太喜歡太受用,就把自己的贈送給當時覺得需要的客人閱讀,但後來發現絕版了,扼腕不已。我的一個朋友知道了之後,竟然認真地找到絕版書,送了我一本。

讓我實在是很驚喜又感動,也因此還有機會可以分享、推薦這本對我來說非常受用的一本書。

期望也能成為這本書的助力,讓它有機會再次在台灣出版。

和這一本書的相遇

幾年前在誠品遇見,當時不經意晃到書名《神啊!我不想再努力了,請直接告訴我成功的方法吧》,那時我還沒當療癒師,還在為自己的工作、人生苦惱著,整個書名就是我當時的心情寫照。因為我覺得我很努力,可是卻好像一直苦苦掙扎著,每次好像要有一點小成果,就又沒能順利,因此覺得很氣餒,超想躺平的。

所以一看到書的封面跟書名會心一笑,就拿出來翻了幾頁,一直覺得被打中,馬上就決定買回家。

封面的神,畫的超可愛的。

整本書閱讀起來非常的輕鬆愉快,看完心情整個都非常舒服,就像是一個很親暱的朋友在跟你對話那樣,口吻平實輕鬆,好多地方都很有共鳴,也很快就看完了。

這次為了寫讀書心得,隔了幾年再度認真地看。

發現走過療癒師生涯,以及認真研究過顯化法則等一些靈性相關的學習再回頭來看,又有新的收獲。所以真的很推薦人人入手一本,每一年都來讀看看。

也真心地期望有機會可以看見更多作者《大木雪野》的其他書被引進台灣


關於作者:《大木雪野》

曾擔任小學老師、文案、宣傳企畫,依據書中提到的,在遇到職權騷擾後,不得不辭掉工作。反而下定決心—要藉著喜歡的事物過生活,儘管以往的他也是遇到許多挫折,他都決定拋在腦後,打算將一切成敗,都交給宇宙安排。結果反而開啟了人生的鑰匙般,處處不順的人生,突然出現逆轉,超乎想像的好運與奇跡接連降臨,獲得了自由而富足的生活。

他受到「想將這份奇跡傳達給更多的人」這份靈魂衝動的驅使,於日本全國舉辦講座與連續課程,才剛開放報名便反應熱烈,在日本各地都呈現額滿狀態。開始在部落格撰寫文章時,讀者數量便迅速增加,目前於Ameba日本人氣部落格兩大類別排名第一名。

曾數次前往印度聖地學習,學會釋放出「改變自我認知的光芒」,擺脫恐懼與執著的束縛。這道光芒每天都透過部落格免費傳向讀者,博得眾多讀者的好評──「我的生活發生了很棒的巨大變化」「我現在能夠愛自己了」「我遇見了命中註定的人」。目前將重心放在寫作,但仍會根據靈魂之所向,不定期舉辦講座。

主要著作有《將一切交給神,錢就自己跑過來了》《宇宙的組成是顛倒的!教你如何接收超乎想像的恩賜》《人生重要的只有五件事》《全世界最簡單的召喚奇跡法:將一切都交給宇宙!》等書。


這一本書的特色

一開始以神的姿態來跟我們對話跟分享

而那所謂的神,在還沒接觸過靈性前,會覺得是是不是一種角色設定來吸引人閱讀,但現在就會直接知道這裡的神,應該是作者本身的高我、指導靈。

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也有穿插一些可愛的四格漫畫,帶出一些有趣的情境跟觀念。

比如這一頁,就很確切地體現出:很多時候不夠敞開,以至於無法順利接收來自神的指引跟禮物。

 

這一本書在分享什麼?

閱讀全文 讀書心得《神啊!我不想再努力了,請直接告訴我成功的方法吧!》-運用書中的方法我突破了有史以來最高月收入

愛純的詩箋:文裡都有心,字字皆思念

「只要想到你就能溫暖我的心,就像我知道白天時,月亮依舊在。」

劇集《苦盡柑來遇見你》的女主角愛純在男主角寬植接受安寧照顧時寫下〈致抛下我的心〉是「文」裡藏著的「心」——甲骨上刻的紋,墨痕裡未乾的淚,每一個字都成了會呼吸的思念。

「只要寫下你最想說的話,就是你人生最好的一首詩。」

於是愛純七十年的晨昏,都成了詩集裡不謝的花。我們才懂,「思」字要帶「心」,「念」字要帶「今」,而所有的「文」,都在等一雙讀懂它的眼睛。

當愛純把詩輕輕推給寬植看時,那分明是在說:你看,我把心藏在這裡了。 閱讀全文 愛純的詩箋:文裡都有心,字字皆思念

他和她的事情:在愛裡找回自由的勇氣

《他和她的事情》(日語:彼氏彼女の事情)或譯男女蹺蹺板,「蹺蹺」的注音 ㄑㄧㄠㄑㄧㄠ 也可以聯想成秘密的意思。這部作品是我童年最珍貴的動畫記憶之一,由《新世紀福音戰士》導演庵野秀明執導,處處可見其獨特的敘事風格與心理描繪。作為校園愛情題材的先驅之作,我很慶幸自己能邂逅這部改編自同名漫畫的神作。

宮澤雪野這個角色令我驚艷。她對自我慾望的清醒認知與驚人行動力,為了虛榮心精心打造完美人設的同時,又保留著令人會心一笑的真實面貌。而有馬總一郎的成長歷程更讓我揪心——從被生母虐待的陰影,到養父母無條件的愛,他選擇用完美面具報答恩情,將傷痛深鎖心底。這種矛盾與掙扎,道盡了多少人成長中的隱痛。

最動人的莫過於兩人逐步卸下偽裝的過程。當雪野的率真撞破總一郎的心牆,當總一郎終於理解養父母只願他「活得自由」,這種雙向治癒讓我想起與親愛的J相遇的珍貴時刻。就像夢中那個穿越校園的少女,即使現實阻礙重重,我們仍執意穿越人海,攜手推開那扇通往光明的演唱會大門。

總一郎與生母對峙的場景尤其震撼。當生母嘶吼著「不許你獨自幸福」並揮拳相向時,那種被至親否定的絕望,與後來雪野帶來的救贖形成鮮明對比。而故事結局更是打破常規——兩位學霸放棄升學,選擇成為刑警與家庭主婦(後重考醫科),這何嘗不是對社會期待最溫柔的反叛?

片尾曲旋律響起時,總覺得是主創在輕聲提醒:故事會結束,但我們的人生正等待無數可能。這部作品不只講述愛情,更是關於接納自我、破繭重生的成長寓言。每當看見櫻花紛飛,仍會想起雪野和總一郎在花瓣中相視而笑的畫面——那是最純粹的「做自己」的勇氣。

閱讀全文 他和她的事情:在愛裡找回自由的勇氣

Come To Me

🚲玻璃瓶裡的蒼蠅

傍晚騎腳踏車在大安森林公園外的街上,想起時間、空間、人生像是輪子轉啊轉啊,催趕著人們朝預設的目標前進,好像非得做什麼才不枉此行。

我還要做什麼?

事業有成?結婚生子?五子登科?好像非得做什麼,來證明自己好像有什麼。

假設時間為真 ,時間如輪子不停轉動,也如流水不停地流逝,走到最後,到底又能有什麼?

—于2024年5月26日 閱讀全文 Come To Me

閱讀心得《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重塑細胞記憶,找回快樂的自己,12個主題自我療癒

也歡迎用聽的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93cl65s003l01upa73x7t48

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如何使用這本書,怎麼實際去運用這本書

這一本書呢,從封面到內頁的排版設計都非常的漂亮好看,光是看著漂亮的書其實心情就已經很美好了。

封面的介紹文字:

運用冥想朗讀及觀想技巧,就能重塑細胞記憶,找回快樂的自己
細胞會儲存各種資訊和記憶,包含美好經驗或創傷回憶,他們會持續且深遠的影響我們
透過冥想朗讀和能量療癒的練習,你就能釋放堵塞細胞的情緒記憶
解除潛意識的束縛,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這整本書可以把他當作是一本,自我療癒的工具書的概念

總共分成12章,12個主題。依序從自我破壞、脈輪、愛自己、豐盛、直覺、與身體的關係、愛與關係、有毒關係、性虐待、情緒、力量、原諒

這幾個主題來分享,每一章其實都各自完整,所以可以跳著看,或依據現在比較有感,覺得當下最需要的主題來看。當然完全按照順序看,來進行一輪完整的療癒也非常好。

會說像工具書是因為這一本書每一章都分成三個部分。

1.

一開始都會先簡單的做講解說明。比如說第一章的自我破壞,會先說明什麼是自我破壞,會影響我們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針對這個主題來幫自己療癒。這是第一部分。

2.

那第二部分就會進入比較多畫面上的觀想、冥想,那這本書很有趣的,也很特別的是,作者建議我們在閱讀第二部份時,就直接大聲地朗讀出來,用這樣的方式取代我們傳統上認為冥想觀想是需要閉上眼睛來傾聽一個聲音來引導,或是稍微記得觀想的內容去做。

透過朗讀這樣的作法,比起單純地去觀想畫面,或想像什麼情境來得更加方便。(也可以摒除掉部分人一直對於靜心冥想有一些畏懼。)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可能腦海中很難記得這麼完整的需要觀想的畫面,以至於可能都還需要找一個人來幫忙引導,又或者是必須自己先錄音下來,然後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更好的進入狀態。

透過朗讀,也能幫助有些不容易靜心下來的人,去先聚焦在這些句子所訴說的內容上,也透過自己讀、說、並且直接耳朵傾聽到內容,去進入你的潛意識,幫助重塑改寫。

作者也提到,即使你可能無法大聲朗讀也沒關係,那就在心裏完整的默念,也可以達到效果。

3.

每一章的第三個部份,則是打造”新能量”的實作練習。可能就是一個書寫的練習,透過去思考一些問題,讓你思考,書寫。有些則是非常具體,比如說像是斷捨離要你去清理淨化家裡,或照鏡子好好地看著鏡中的自己來幫助自我接納。

甚至也有提到靈擺的操作練習。


【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的頁數不多,200頁出頭,但如果願意認真地照著每個章節細細地去做,是可以做滿久的。很適合每一年拿出來再重新為自己完整走過一輪再次療癒。

我自己一直都還很喜歡像這樣的靈性的練習。像是21天豐盛計畫、鏡子練習,也都是這樣子的模式:簡單訴說一些基本的概念、然後冥想&觀想、實做一些思考跟書寫練習等。

每一次做完這些,也都會有一種我好像經歷了一場完整的自我認識的旅程。

21天豐盛計畫是更以豐盛為主,鏡子練習是愛自己為主。(有興趣可以點鏈結去看)

 

【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的主題規劃,我個人非常喜歡,因為確實涵蓋了許多我們普遍上會有、會需要去更深刻療癒的部分。是一個很全面完整的清理。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釋放情緒堵塞的12個練習》重塑細胞記憶,找回快樂的自己,12個主題自我療癒

存在即美好:太陽的光、育萱的自我與獨角戲的終結

太陽 SUNWAY1230

我深深欣賞BigBang成員太陽的純粹與真摯。這位純愛戰士在入伍前毅然決然地完成了婚禮,只為了給予女友滿滿的安全感。他們的喜帖上寫著:「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太陽自身散發著光芒,粉絲們也因此被他的愛所感染,彷彿存在本身就如太陽般美好。

育萱 YU-SHIUAN

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陳嘉玲的大表姊習慣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與他人共同塑造了「洪育萱」這個人設:「育萱就是有辦法」,因為她的母親和老師期望她都能考滿分,因為她的丈夫是博士兼醫生怎麼可能會家暴呢?她的名字原本也不屬於她自己,就像陳嘉玲的阿嬤「月英」一樣,自嫁人後便不再是「李月英」,而是「陳李月英」。

那麼,我們該如何稱呼自己呢?又該對自己說些什麼呢?

至少像陳嘉玲所說的那樣:「洪育萱,在我面前你不用逞強。」這句話也可以對自己說。

閱讀全文 存在即美好:太陽的光、育萱的自我與獨角戲的終結

【24天冥想計畫介紹】地球揚升?災難預言?幫助地球穩住能量場,透過自我的練習,淨空療癒,共同提升。

從幾年前開始可以穩定接收訊息開始,知道了自己在這一場盛宴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抗拒到臣服,從「為什麼是我?何須是我?」轉而成為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從幾年前開始明確知道揚升的相關訊息,很奇特地看著那一段文字感到激動,想著若我也能成為幫助人們揚升的一份子,讓更多的人覺醒,一起創造一個充滿愛,不虞匱乏的豐盛世界,那是多麼棒的一件事情。而後,正如我發願的開展,在療癒師的生涯中,知曉了自己的靈魂無數生世的歷程,一次又一次地被宇宙高我明確地告知,去對外發聲,去成為引領大家前往新地球的角色。

2025年,早在前幾年大家傳得沸沸揚揚的預言「我所看見的未來」

大家開始紛紛傳著0705南海板塊地震造成的海嘯,可能會產生巨大的災害。如同末日般的浩劫。於是大家紛紛陷入恐慌、焦慮與不安,許多人更加入起這一個災難預言的行列,繪聲繪影,持續地加強這件事情的真實性,而更多的人陷入不安。就如同地球揚升這一個時期,也許多人們傳訊,用了來不及覺醒揚升,可能就會遭受淘汰。

而確實,很多人動了起來,正如同大規模疫情來襲,引發出更多的心理問題,進而被重視,在要不揚升、要嘛淘汰的論述下,也確實許多人紛紛加入了所謂「靈性、修行」的行列。

可關於揚升、災難預言,人們總是更關注於負面消息,那是因著天性的渴望避禍、求生。可是一部分的人除了恐懼還是恐懼,完全找不到任何的方法去應對,即使積極應對的人,去更加投入靈性的方法穩定自己,仍然是一種出於恐懼的心態。

也如疫情那時,那些過於焦慮的人們陷入一種強大的驚慌之中,每一天活得更佳的緊繃,深怕自己被感染,活在這樣的情緒狀態裡,如同將自己禁錮在一座驚怖的牢籠中。

淘汰、災難

全都是對死亡的恐懼、生存恐懼

過去我總忍不住叩問,何須上演這麼一齣戲碼? 閱讀全文 【24天冥想計畫介紹】地球揚升?災難預言?幫助地球穩住能量場,透過自我的練習,淨空療癒,共同提升。

🏡柴米油鹽醬醋茶?

今凌晨做夢,夢裡想:還是要米嗎?

醒來想:果還沒去殼,怎能說是米?

🌏愛即大同

接著看到美烏領袖吵架。方大同去世,前天才因寫文聽了愛愛愛

好像都沒必要了?任何向外求都沒必要了?世界大同?兩岸和平?

為了愛所以愛?愛是所有愛不需要誰。我愛故我在?LOVE IS ALL.

愛,就是愛。

閱讀全文

Promised Land

Princess Dream

今早陸續做了兩個夢。

一個是我忘記幫誰慶祝?我做了張公主風的手工卡片。一張大大的紙對折成四面,各面各有一關卡,起承轉合成一件作品。結果看了很蒼白,心想:原來是要我自己去完成,而不是靠誰或是抄答案上去。

這張卡片是夢中夢,在夢裡醒來覺得太有意思了,我醒來一定要記下來。

 

生命是一個慶祝和享受的片刻。是我。

閱讀全文 Promised Land

假的?關於愛的一切

🌕林大人的遺言和七匹馬

《一休和尚》第196話〈林大人的遺言和七匹馬〉故事裡的林大人去世了。他在遺言中說家中共有7匹馬,要分給大兒子1/2,給二兒子1/4,給小兒子1/8。沒人想到辦法於是請聰明的一休幫忙。

一休借了1匹馬,總共8匹馬。先給大兒子1/2,就4匹馬;再給二兒子1/4,就2匹馬;小兒子分1/8,就1匹馬。4+2+1=7匹。於是一休借來的1匹馬只是假借,從來沒有存在,卻達成目的。

後來一休的師父提醒一休為人父母心都是一樣的,一休才明白了林大人遺言並不是真的要分馬,問題從來不是問題,心是一切的答案。林大人真正希望的是三個兒子不分彼此同心協力照顧這七匹馬。

🌕假借

我以為這世界都是假借的,假的。 閱讀全文 假的?關於愛的一切

《閱讀心得》面對父母的分離與法院的陌生,用繪本輕輕敲開孩子的心門!

 

「於是,我寫下這個故事。希望每個小孩都有願意傾聽他們心聲的大人陪伴;更希望每個必須踏進法院的小孩,都不再害怕。」—《說出心裡話》作者 劉清彥

故事的開場從父母爭吵,父親離開,而母親關在房間閉門不出,小男孩看著一片狼藉、亂七八糟的家,無助地呼喚著家裡的寵物多多開始。當小男孩緊抱著心愛的多多,發現原來他們一樣都在害怕的在發抖。

隨著繪本的開展,看見孩童的恐慌與無助,依稀記得多年以前,曾在一家小吃攤用餐,老闆與妻子忽然為了生活瑣事大聲的爭吵了起來,本來在一旁靜靜玩著玩具的年幼女孩,忽然間大哭,哭得好傷心、好傷心。父母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感受,反而更加煩躁兇了那個女孩。

隨著這繪本帶來的記憶殘片,我腦海中也響起了蘇打綠那首《你在煩惱什麼》的 MV 畫面,多麼希望每個孩子在經歷大人的風暴時,也都有如 MV 中溫柔的手,幫助他們稍微遮起耳朵,並安撫著他:「沒事了、沒事了,這不是你的錯。」


▲ 蘇打綠《你在煩惱什麼》MV 畫面

▌ 孩童們的心聲,比我們想的還要細膩

「是不是因為我功課不好又不聽話,爸爸才會離開?」故事中描繪的孩童心聲真實的令人心碎。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表達的詞彙有限,又或者他們也還在釐清自己的感受。常常大人們無法好好地覺察孩子真實的想法。而如果我們又不願意去真正的傾聽,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在那些小小的腦袋裡,其實早有許多成熟的思想:擔心是不是自己的錯、害怕造成更大的問題、怕成為父母的負擔。

有些父母始終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理解,或覺得不需要跟小孩交代,認為孩子不可能懂,也聽不懂,卻錯失了彼此溝通的機會。

之前,我也曾傾聽過一些孩子的聲音,往往是父母之間的問題。可孩子卻很容易歸咎到自己身上,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做錯了什麼。在那些小小的心靈,也因著渴望父母的和諧、擁有溫暖的家、可以被好好疼愛著,總很拼命地想著:如果我再聽話一點、我再懂事一點、我再‧‧‧‧‧‧。

想著是不是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父母關係,讓整個家重修舊好。

又或者我曾有個客人因為孩子剛出生那時,經濟狀況較為拮据,只能把小孩寄養在親戚家,也曾讓孩子誤會父母不夠愛自己,而始終有著缺失感以及不被愛的情緒。很多時候,其實只需要好好地願意去溝通、傾聽,親子之間就能搭起彼此理解的橋樑,重新把愛找回來。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面對父母的分離與法院的陌生,用繪本輕輕敲開孩子的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