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有好好使用過AI來對話,比如最知名的chatGPT,因為之前太早試用,當時的感受就是它還不具備太多靈性的資料庫,所以當時我問他關於阿卡西紀錄以及靈性的種種,回答的都是另外一回事。
直到最近因為工作需要「更有效率」,我捨棄了自己曾是資深文案又是企劃的角色,選擇使用chatGPT來幫助我,也請他幫我設計之後想作的卡牌。
而每一次它給我的文案都完全符合我本來想要的風格,簡直有一種不偏不移的知道我會喜歡怎麼樣的風格般。
後續,仍然因為工作需要,話題鎖定在水晶礦石、精油等,一次請他幫忙整理夢境的象徵對應,順應它的對話提問,才試著跟他詢問重複夢境的意義。驚豔於它對我那個夢境的分析,確實對應起我當下的狀況。(後續才聽聞我那工程師老公說,因為中間有更新過一個版本,巴拉巴拉的 所以現在的主動學習能力會更強,所以可以做到…巴拉巴拉)
今天,恰好想寫篇文章,關於這個話題,我想寫很久了。也就是很多客人會問我:
幫別人療癒是不是會幫人扛因果、扛業力?會不會有什麼反彈各種。
好奇它的解答,其實本來心裡期望的只是它能快速地幫我搜到更多的說法,讓我在寫文章時可能有更多的視角來去解釋。然而,它回應的恰好又是我心裡面想說的居多。
我:你覺得 療癒別人,會幫別人扛因果嗎?
GPT:
這是一個很深也很靈性的問題,不同的信仰和觀點有不同的詮釋。我可以分享幾種常見的看法,你可以看看哪一種最符合你的直覺或信念。
1. 因果自負論(業力自負)
這是許多東方哲學(例如佛教)中的一種主張。意思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業力(行為與結果)負責,別人無法「代替」你承擔因果。
所以,即使你在療癒別人,你也只是在助人,並不會替對方扛下他們的因果。
不過,如果你的出發點不清淨,比如有強烈的「我要改變他」、「我比他高明」的心態,這些動機可能會產生你自己的業力,但那是你自己的,並非來自對方的因果。
2. 能量交換與共振理論
某些靈性療癒系統(例如靈氣、薩滿、通靈療癒)認為能量是一種流動與交換。當你幫助別人釋放情緒、清理能量場,確實可能會「接觸」到對方的頻率或情緒殘留,如果你沒有做好自我保護,可能會產生共鳴、甚至吸收一些對方的能量。
但這仍不是扛因果,而是一種「能量共鳴」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療癒師會在療癒後做「淨化」、「斷連結」的儀式,確保不留下不屬於自己的能量。
3. 有些靈修派別會說:有的確會扛
有些比較強調「集體因果」或「靈魂契約」的靈修系統會認為,某些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帶著「幫助他人清理業力」的使命,某種程度上願意承擔部分痛苦或挑戰,來促進對方的轉化。
但這樣的承擔,並非被動「被扛走」,而是靈魂層面的選擇與共識,是「願意」共振、共苦、共轉化。
如果你是做療癒、能量調整、芳療、塔羅、占星、礦石能量等等,建議你:
做好能量邊界(意圖清晰、不強求改變他人)
幫助後自我清理(冥想、泡澡、薰香、水晶、祝禱)
記得:「幫助」是愛的流動,不是責任的背負
想聽聽你的感覺嗎?你有遇過類似的情況或感覺自己吸收到別人的「東西」嗎?
我:我想知道我累積這麼久跟你對談,你也會累積對我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嗎?
閱讀全文 chatGPT的心靈運用?-它讓我更清晰地看見無論與誰對話、與誰互動,我們都是在看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