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問答》關於轉念練習。從負面的客觀事實,轉化想要的狀態遇到的卡點

這邊提問者的意思其實是因為他當初已經覺得那個伴侶某些行為已經是”對自己很差”,為了練習從否定或負面的句子,這部分是為了轉念,轉化想法,也是為了之後顯化出更美好的關係。

所以他試著從

負面的現況認定:對方對我很差

轉化成→正面的期望的樣貌:我們關係良好

除了頭腦卡住無法自我說服外,同時又產生了覺得這樣是在背叛自己真實的情緒跟感受,好像沒有善待自己,覺得好像背叛了自己。所以來提問。


稍微分享一下

因為這個客人學習了並且看了很多的靈性方法、論述、觀點,包括各種顯化法等,想讓生命變得更好,尤其是情感關係。但也因為可能過多方法的交替使用,反而很難掌握核心跟精隨。常常是變成很努力地去使用正面想法,卻壓抑了真實的情緒,或是逃開看見自己真實的情緒。而我們情緒如果堆積或壓抑得太深,其實常常反而會像是包裹成一層又一層,最終會有更多的”自我覺察”上的偏誤,會誤以為”我已經很正向了”

反到會產生更多的卡點。

後續跟這位客人詢問意願後,也謝謝他願意把自己作為案例,分享自己在靈性上不停努力吸收卻產生很多模糊混淆,充滿困惑的卡點。讓大家藉由這些問答,可以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跟理解。所以也因此大家看見他的問題的時候,應該也可以看見他發問上的句子、文字的使用,也會有比較多的糾結感。


而關於他這個提問,我對應他的狀況給的回覆是:

註解、念頭、觀念、思想

比如說你看的書內容
如果你沒有產生太多認可或情緒
作用就不會太大

這個問題裡面就有好幾個點要處理

1.你為什麼會一直有覺得需要負責?你要對自己的情緒、念頭負責?

這邊可以先去處理的是
你對所有事情負責相關的觀念下

你去感受這個”我必須對…負責“這個想法的感受去釋放

2.對方對我很差 要轉成 我們關係很好

首先如果你要把客觀事實”對方對我很差”去硬要自我說服成”對方對我很好”
當然大腦會打結

(備註:這邊其實都可以去衍生那些顯化法則中提到的要轉為正向,會出現的問題,比如我就沒錢我要怎麼有富有的感受?)

可以先釐清的是

那些「對你很差的那些行為」
單純的一個一個行為

其實本來也就不等於”關係不好”
就跟有的情侶整天吵架,可是其實也仍然相愛
那可能只是相處互動方式

你可以先去看見「對方對你很差這件事情」

他那些行為 那些可能是你「自己認為」的差
是不是有可能只是你的猜想?
可以先去推翻掉 某些只是你可能自己的主觀認定

再單純的回到對方對你很差
你感受到的委屈不甘心 等
去釋放這邊的委屈不甘心的情緒感受就好了

當你把一些情緒感受釋放掉,你就可以更客觀地去看待這一切
那當然如果很難去轉化這點

你本來也不用去把正面肯定句直接改成「我們關係很好」

妳可以用
“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和諧美好”
又或者是
“我值得擁有一段甜蜜的愛情關係”
“我們越來越了解對方,並相處愉快”

就不是直接針對客觀的事情硬要去做一個完全不符事件的轉化
這樣你就沒有所謂的「背叛」你自己

3.但關於背叛自己

但比如說你會用到”背叛“這個詞

也要去看見「擔心」背叛自己的情緒感受
還有對背叛這個詞相關的情緒感受去釋放

因為比如我
我很少講到背叛這個詞

我可能只會覺得我沒有能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感受

而你特別會用到這樣的字詞跟有這樣的感受
所以代表你對背叛這個詞還是有強烈的觀點或感受

那麼就可以去看見、挖掘跟釋放

※本文提到的釋放法,是萊斯特釋放法(又稱聖多納釋放法、原始釋放法)

 

《開箱幾米年曆》深深撫慰每一天,用甜美療癒的幾米繪本年曆,伴你 2025 一整年!

本文與開根好合作(我愛開根好)

記得高中那年,同桌的同學買了一本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就迫不及待在自習課堂中偷偷放在腿上一頁一頁翻閱,我的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就跟著被吸引,根本已經無暇顧及課堂的其它事物。

直到我們隨著故事展開,一幕一幕,最終看著男、女主角在那巨大圓環相遇。那一幅畫面展開。讓我們忍不住一起驚呼:「WOW~」

同時泛起內心那暖暖、甜甜的感受。

這次的閱讀體驗我至今難忘,幾米的繪本有一種魔幻的力量,將你瞬時拉進另一個場域,也像走進一場電影。


▲ 幾米推出 2025 的年曆,封面主視覺便是我深愛的《月亮忘記了》

而後,我開始存錢,也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幾米繪本。陸續買了《聽幾米唱歌》、《月亮忘記了》、《向左走向右走》、《微笑的魚》、《地下鐵》‧‧‧‧‧‧等。

幾米是謬思,激發了我寫下好幾篇文章;幾米是共鳴,總能感受到被深深地溫暖包圍;幾米是眾生相,總能很深刻地寫下這城市裡的寂寞心聲。

幾米總是能用一篇又一篇美好的繪本伴隨我們成長歷程的重要陪伴。

 

▌ 禮物感滿點的幾米年曆,為你打造充滿暖暖心意的 2025 !

整個開箱幾米年曆的過程,都有一種尊貴的幸福感,就像是拆開禮物般,充滿喜悅跟驚喜!質感也非常非常的好,整份年曆也十分厚實講究。

不禁邊打開邊想著:這太適合做為聖誕節禮物送人了吧!


▲ 精選幾米作品中的名場面,將繪本故事的吉光片羽,變成每天一張的日曆

一張一張仔細翻閱,總還是忍不住被那些畫作跟字句驚豔與撫慰,不自覺地投入進去那一幅幅幾米打造的世界與畫面中。

無論是帶著微微憂傷的、還是充滿童趣的,都有一種更急欲朝著這世界、還有內心探索的渴望。


▲ 隨附的硬紙腳架,也十分厚實!完全可以乘載高達 380 頁的年曆

拿到幾米 2025 年曆後,完全無法克制地提早去翻閱那一篇又一篇動人的畫作,也讓人更加迫不及待想迎接 2025 年的到來。

每一天都期待下一天的開始,可以揭開下一幅美麗的畫作跟觸動人心的話語。

光是想著在即將到來的那一年的 365 天都有幾米畫作的陪伴,就已經感到幸福感滿溢!相信明年可以如幾米的畫作般,會是一個超乎想像、帶著魔幻如奇蹟般有趣而豐盛的一年!

散文創作【老家那面鏡子】

 

25歲前,我和家人們一起住在台北新莊的一個狹小的公寓。

那房子20坪出頭分割為三房兩廳,中間橫直交錯許多面牆,作為隔間。也因此,更顯擁擠,然而它卻收納了我二分之一的生命。

我的父母也在這裡走完他們的人生。


客廳靠近陽台旁的牆上掛著一面鏡子,長度十分尷尬,只夠照半身。

或許當時過於拮据,想節省卻又覺得儀表端正之必要,才採購了這一面鏡子。每次若想全身入鏡就只能往後退,然而退了兩步,卻又會撞到沙發,於是,我總是滑稽的在鏡前跳躍,或者乾脆直接往後踩上沙發,再彎腰探看,才能照見整個全身樣貌。

這面鏡子擺放的地方,恰好能一路貫穿了客廳到餐廳,看見每一個房間的入口。一日之初與之末的樣貌,都映照在這面如攝影機般的鏡子上。

全家四口長達20多年的時光,若它身後有一名攝影師每日拍攝沖洗出照片,那麼便是能作為一部家族變遷史,看盡了我家由貧日漸向好,卻又被汲汲營營、無法掙脫的奔忙逐漸衰敗。看著我從舉步蹣跚的嬰孩,跨過迷惘青春,走向花花少女,情竇初開,踏進社會職場。

父親、母親、兄長與我,總會一一在它面前輪流展示,作為一種出門儀式。

母親常放著自己房內的梳妝台不管,習慣走到這面鏡子前才畫上口紅,別上絲巾,梳整頭髮,然後反覆轉身確認自己一身套裝是否整潔,才拎著公事包準備迎接爾虞我詐的職場鬥爭;父親則和我們相反,日夜顛倒,在晚上我們睡前,才到鏡前梳著越來越稀疏的頭髮,然後小心翼翼地戴上深藍色鴨舌帽,著上毛絨背心,再到陽台清點自己的盆栽是否生長良好,出門開啟了他夜間加成的運將生涯;哥哥在剛上青春期,初嘗戀愛滋味時,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在這面鏡子前,青澀笨拙地抹上髮蠟,模仿各種當紅偶像的樣貌。

而我,時常在鏡子前將原本微卷而蓬鬆的頭髮,硬生生地吹成了滑順的直髮,多數時,僅僅只是擠著充滿煩惱的青春痘,渴望著能蛻變成蝴蝶。

出門前照鏡子,就如同經過一台精密的檢測儀器,確認狀態良好,才能pass通行。

而這面鏡子,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功用。

經常,父母繁忙無法陪伴,家裡空無一人,坐在鏡前沙發看著電視,自己伴隨著自己鏡子裡的身影,也能感受到像有人陪伴,我們一起舞動身軀,一同歡笑,一起為電視裡的人物悲傷流淚。

經常,我趁著家裡沒人在鏡子前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那一塊狹小區域,我載歌載舞,幻想自己成為歌手,我發表演講,說著感謝致詞,我上演劇中台詞,演出最愛的橋段。更多的時候我自言自語,假裝大人口吻,想像著父母的人生。

經常,我透過鏡子一角,窺探著家人們在鏡子前是如何呈現他們的姿態。我化身成了那鏡頭身後的攝影師,將20年的歲月變化紀錄在我腦海中的硬碟空間,長髮的母親、短髮的母親、套裝俐落的母親、休閒日常的母親,爽朗健康到憂鬱萎靡,最後昏迷只剩一具空殼被送回家裡。

父親簡樸謙和的姿態未曾改變,卻在母親離世後,豐潤的身軀在數日間消散,包覆在肉身上的皮囊來不及跟上,於是顯得乾癟可怖,蒼茫心碎化做白髮,從他的頭上恣意生長。

那面鏡子,仍舊不變地掛在牆上,映照著我們家,卻永遠少了母親登場。

留下來的我們,不敢碰觸彼此傷口,日漸疏離地在同一個空間下生活。

我開始連夜加班逃避少了母親笑聲的家,卻在多次重感冒甦醒時,渴望父親的關愛。我時常站在房間門口遠遠地看向坐在沙發上的父親,透過鏡子將我和父親的身影重疊靠近。然而,直到父親病倒,我卻未曾真正擁抱過他。

父母離開後,我不時地坐在沙發上望向鏡子,裡頭投影出一日之初,父親才剛跑完夜車回家,放下早餐,母親急忙從房內走出,擦上口紅,反覆查看自己衣著,跟我聊上幾句家常,父母擦身而過,哥哥賴床晚起整理頭髮。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著八點檔笑到流淚

老家那面鏡子,陪我走過半生,記錄20年的酸甜,為我隨時上演。

散文創作《咖啡紅茶》

已刊登至皇冠雜誌。


Photo by Miti on Unsplash

昨夜,腦海中突然飄來咖啡紅茶的味道。

陣陣的溫醇的芳香,從記憶深處裡漸漸迴盪而來,彷彿像個歸來的故人,喚起了我對父親的思念。

 

一直以來,我對紅茶情有獨鍾。有些人嗜飲咖啡成癮,而我熱愛紅茶成癡,已經幾乎列入了上班前的喚醒儀式,每天都以紅茶做為起點,開啟美好的一天,而每每旅行到不同的地方,我總也會點上一杯當地的紅茶,無論這地方的特產究竟跟紅茶有沒有關,然後品頭論足一番,若是看到從未品嘗過的紅茶,還會狂妄的說上一句:『不能有我沒喝過的紅茶。』合理化自己瘋狂的癮紅茶行為,然後再點上一杯。

 

想起有段時間,每次經過上班途中的早餐店,總固定點著中溫紅,然後晃蕩著那塑膠袋裡的紅茶,心滿意足的到公司裡細細品味,那間店的紅茶並非完美,經常有著人為的失誤,偶爾那紅茶會煮過頭,帶著苦澀的微酸感,每一口都讓人感到退卻,不自覺地在嘴裡停留抵抗,遲遲不願吞嚥下去;偶爾那紅茶會過甜,甜膩到像放了一顆方糖在嘴裡,屬於紅茶的清雅芳醇,就活生生的被糖給吞噬掉了。

 

每天喝那家早餐店紅茶,就像是坐雲霄飛車般起落,然而,在離開那間公司後,我卻時不時的回味起煮過頭的紅茶,或許那跟我的人生有些相似,我總對抗著生命帶來的苦澀,不願欣然的承受,卻又貪圖著那些帶給我的滋養、並且提振我的靈魂。

 

開啟對紅茶的迷戀,是我的父親。記得從高中起,父親每到夏日就會一大鍋、一大鍋的煮著紅茶,他用的不是一般的紅茶,而是充滿著古早味、特別香醇的咖啡紅茶,於是家裡總會飄著那醇厚的茶香。記憶裡,他總是滿頭大汗地提著一大鍋煮好的紅茶,放到餐廳桌上冷卻,然後再用勺子一一倒入他收集而來的保特瓶裡。整個夏日,冰箱裡都是紅茶,而這些紅茶保存期限相當短,兩三天後就會酸掉。於是,我們只能拼命的喝,而父親三天兩頭就得再煮上一鍋,不停地循環著,好像整個夏日都跟著紅茶煮掉似的。

 

記得每次放學回到家,一聞到茶香我總會衝到餐廳,看著剛煮好的紅茶,正熱騰騰地躺在鍋子裡冒著煙,就像童話故事裡巫婆的魔法湯似的,有著一股魔力吸引著我。我忍不住撥動著巨大的勺子,將紅茶變成了一座湖,掀起了波瀾,然後再轉動成了一個漩渦,看著那沉褐色的茶湯,變成了海、掀起了浪,那茶香隨著攪拌時更發散的溫熱,一陣陣撲鼻而來,滿室芳香,而我整個人就這樣沉浸在紅茶帶來的喜悅裡,自此方休。

 

父親煮出來的、那樣新鮮而溫熱的咖啡紅茶,無可取代。我總是回想起那樣的過去,是我青春時期的夏日記憶,那樣樸實而單純的期待、那樣簡單就能滿足的喜悅。而今,我在複雜的都市叢林裡,佯裝自己世故老練而精明,與上司爭論、與廠商談判,為著暖飽而成日帶著密不透風的面具,乖巧地扮演著這社會巨大齒輪裡的一個螺絲釘,疲累地面對一成不變的奮鬥,幾乎快要窒息。

每天一杯紅茶,成了我與過去純真記憶的唯一連結,也成了我缺氧時的救贖。

 

昨天夜裡,不知怎麼地從記憶深處飄來了父親煮的咖啡紅茶味,我想起他認真煮著紅茶的模樣,他滿頭大汗地裝瓶,然後帶著微笑跟我炫耀著,他總會自誇的說他煮得紅茶特別香,無人能比,也無人能取代能讓人一輩子回味。而自從他離世後,我確實再也喝不到那樣溫暖而香醇的滋味。

 

紅茶的千百種滋味,是我父親帶我領略的。

【書蟲推薦】省下超多書錢!有了HyRead,圖書館的藏書都成為我的書庫,電子書與電子雜誌看都看不完!

文/波卡Poka

不得不推!絕對要推的超好用軟體Hyread
我從20多歲就有大量購書的習慣,會依據自己的收入多寡決定買書量的程度,以前有段時間也不太認真選書,可能就買了。
後來因為轉職的關係,(已經長達約三年都是soho接案)沒有穩定的收入,所以不能在像以前那樣任性的買書,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年我搬家時,要搬運一箱又一箱的書,實在是超硬的!最後這一次搬家而丟掉或賣掉的書,讓我真的超級無敵心痛。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幾乎都是去二手書店買書。這邊要相當推薦【茉莉二手書店】,它是我目前去過環境氣氛格調都相當好的二手書店,整個裝潢跟書香氣息不輸給誠品這類的高級書店。

上半年,因為我個人因為大轉職跨到戲劇產業,收入不穩定下,除了跟戲劇有關、工作有關的書籍還會買個一兩本外,幾乎都不太買書了,但書癮還是在,家裡的書櫃其實也一直是爆滿狀態!

每一次去圖書館借書往返有時候又覺得好累,況且也不一定能找到真的想看的書!正在苦思該怎麼辦的時候,恰好在一次尋找某個圖書館的館藏時,一直看到許多書的資料旁都有標註這本書有電子書。

讓我不禁越來越好奇,是不是試試看借電子書呢?

在這之前我因為書癮太過旺盛,但又受限於經濟,所以已經有試著使用好讀這類的電子書平台,但每次抓到檔案下載再移到閱讀器上也覺得麻煩。加上當時的閱讀器勉強可以裝app,但速度實在慢。

當我點進去圖書館的電子書平台時,都通往了神秘的空間Hyread,讓我開始好奇這是個什麼東西!結果一使用就無可自拔地愛上了!還忍不住喊出:太棒了,我的書櫃有一半以上的書大概都可以丟了!然後也不再需要買雜誌了!

(這樣出版業會恨我嗎?XD 不過有好書我也還是會買來收藏的)

使用Hyread好處多

  1. 省了藏書空間
  2. 省下買書的費用
  3. 先借來看,真正喜歡再買來收藏就好,不怕買錯書。
  4. 在線上就能借書,也能省下通勤往返時間,通通拿來看書!
  5. 暢銷書、熱門書,也不用苦苦排隊等待!

Hyread絕佳優勢

  1. 擁有近千家圖書館資源合作,只要你有該圖書館帳號切換相當方便,可隨心所欲自由借閱。
  2. 有自己的網路書店HyRead網路書店-可租、可買兩種方案自由選,還有免費試閱本
  3. 擁有最精華的台灣期刊全文資料庫 台灣電子期刊-方便做研究找資料

閱讀全文 【書蟲推薦】省下超多書錢!有了HyRead,圖書館的藏書都成為我的書庫,電子書與電子雜誌看都看不完!

《文案心得》文案入門靈感速成篇,謬思女神在哪裡?詞彙何處尋?

波卡已有10年以上文字外包經驗。除了廣告文案、寫品牌故事、商品介紹、廣編稿、企劃書等,也寫小說劇本。自由切換各種文類,而從未靈感枯竭,現在心裡也都還存放著許多故事靈感等待發酵寫出。

文/ 波卡Poka
這些日子以來,作為完全的文字工作者,不僅寫電視電影劇本,也寫小說散文,也寫商業文案,開始陸陸續續都有人會透過各種管道來詢問,如何訓練自己寫作?培養寫作能力,或是怎麼寫好商業文案。
之前我一直覺得寫作的本質是相同的,直到最近認識更多編劇常常說會寫劇本但無法寫小說,或是有一些人們則是很會寫小說,卻完全不知道文案是怎麼一回事。
跨足各種文類的我究竟如何勝任?又是怎麼修練的?將會作為一系列文章分享給大家。

遙想我當文案已經是10年多以前。
在我當上文案前,我其實很少看書,若看書都是有明確目的性,例如想了解行銷去看行銷相關的書,想知道什麼知識就去找那方面的書,根本沒有花任何其他的時間多涉獵一些文學或比較輕鬆的書籍。
所以在我已經當上文案的時候,老闆常會跟我聊很多作家,我都是一臉迷惘的看著他,很多知名、經典的作家,我都沒看過。每次講到這所有的人都會滿驚訝。因為大家都把文字能力=看書能力。(我這邊不是要否認閱讀的重要性)
能不能寫出好文章、撰寫好文案,我個人覺得高中的中文教育程度,其實就很夠用了。有時候甚至對比一下現在自己的中文造詣或許還不比當初的程度也不一定。

但怎麼訓練自己可以寫出淺顯易懂又順暢的文章,就確實需要練習。

那究竟應該練習什麼?又如何練習呢?這些跟靈感又有什麼關聯呢?

閱讀全文 《文案心得》文案入門靈感速成篇,謬思女神在哪裡?詞彙何處尋?

《文案心得》不知從何下手開始寫品牌文案、品牌故事?掌握三件事就能迎刃而解!

文/ 波卡Poka
波卡已經有超過10年以上文字外包經驗。目前寫最多的大概就是品牌文案,其中包含了品牌故事、標語、介紹、核心理念等,接著就是商品介紹、企劃書、廣編新聞稿相關等。
今天就來分享我自己都是怎麼發想品牌文案,還有相關的事前作業。

文案大師李欣頻
(應該只要是文案人都知道神話一般的李欣頻老師吧)
之前一直在她的書裡 李欣頻的寫作之道:如何從誠品書店文案開啟多元寫作之路有提到過,她曾覺得文案是很難教的,我自己一直也是這樣認為,所以即便是已經寫過很多文案,也一直覺得很難去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在她的書裡,她分享自己是如何訓練自己的思維,每一則文案是怎麼樣的思路去建構出來的。

而最近也因著許多人詢問,讓我起心動念決定來分享自己究竟是怎麼生出一篇讓案主滿意的文案。首先第一步,就是要事先和案主溝通
這篇文章將分享該怎麼溝通?應該溝通那些東西呢?

閱讀全文 《文案心得》不知從何下手開始寫品牌文案、品牌故事?掌握三件事就能迎刃而解!

【閱讀心得】贏6分就好! 以退為進談判桌上無往不利的交涉術

文/ 波卡Poka
作者:藤田尚弓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13-07-15

「贏六分就好!」取自於日本戰國武將──武田信玄。 意思是與其徹底的打敗對方,招致怨恨,不如給人留一條退路,藉此得勝還比較妥當。

以下是針對這本書作的重點摘要:

書名:贏六分就好,以退為進,談判桌上無往不利的交涉術!作者藤田尚弓,悅知文化~
放上書名發現自己的術打成數。冏~
惡女,藤田尚弓
第一次看到作者的簡介時,覺得很傳奇
又到警察局又到公關俱樂部,最後到企業內慢慢變成現在的交涉女王
目錄
一、別被交涉很棘手困住了!
交涉前,請先寄住『交涉的五大祕訣』
佔到便宜也不會被討厭,創造雙贏的『交涉與人際關係六大規則』
立刻就能派上用場的五大實踐技巧
對不起,你人太好,我好想騙你啊!預防上當受騙的黑心交涉術
不想被發好人卡!情場上無往不利的四大交涉術
無關得失─不交涉的交涉術
這本書有很多幾大什麼幾大什麼,後來仔細一看那些東西都不太像秘訣或是規則
或是有幾項根本是在講同一項東西,大概是列成幾大幾大什麼比較吸引人跟好記憶吧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贏6分就好! 以退為進談判桌上無往不利的交涉術

【閱讀】反恐專家教你攻心術:讓對方的心思在不知不覺間接受你-意義存在於狀況中,而非文句或語詞裡

這本書的封面文字,完全讓我產生錯誤預期內容呢 前往博客來看介紹

作者: 苫米地英人  
譯者: 周幸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0/03/30


文/ 波卡Poka


閱讀時間:
約45分鐘因為一直寫故事,所以想看一些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書,一方面補足其他方面的知識,一方面放鬆腦袋。這本書實際閱讀起來非常快,因為字數跟行數不多,找個日常的小空檔,專心閱讀約45-60分鐘便可讀完。

書摘

作者主張
1.自己要先處於輕鬆狀態,對方才會跟著不設防
2.維持同頻率(例如同呼吸的頻率)
3.成為共享空間掌控者(確認對方跟自己在同個場域,主動觸碰、移動物品)
4.操弄對方的海馬體(利用自我形象投射於對方視覺區)

語言反而造成阻礙。要用語言置換他人認知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因著每個人的內在,過去經驗不同。都會造成同一個詞彙,在不同人心中、不同的狀況,會有不同的解讀。


例如:
兩個許久不見的戀人相逢,女生此時喊出的,男生名字:約翰~

女生在廁所發現沒衛生紙了,大喊老公:約翰~
意義就不同了。

意義存在於狀況中,而非文句或語詞裡。

語言是空,非有也非無

閱讀全文 【閱讀】反恐專家教你攻心術:讓對方的心思在不知不覺間接受你-意義存在於狀況中,而非文句或語詞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