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長篇小說-無差別愛人 | 用超越血緣之愛,無差別愛這世界

2021.10月底無意間看見 @閱讀筆耕 推薦馬特市這個寫作平台,當時我正在尋覓一個妥切的場域想安放自己的思想與作品。到馬特市後,發現臥虎藏龍。因而能遇見像 @淇淇 這樣的作家。也與這本書 無差別愛人 相遇。

(這一篇是參加馬特市淇淇作家本人舉辦的閱讀活動所撰寫的讀後心得)


 

看完這本書後,心緒是複雜的,感到沉重哀戚,對世上擁有這麼多悲劇而深感遺憾,卻同時感到內在擁有一股動能,很想起身去做點什麼。

以下先丟特別喜歡的句子:

當我們的心終於可以定下來後,說不定我們就能看清楚真正的需要。是需要而不是渴望。人生有太多渴望,許多也是求而不得,然而,我們不會因為慾望落空而活不下去,支撐我們活下去的,才是人生真正所需。

能夠愛人,活著就不只是活著。

在這本書中,交織著好幾個故事,公車、幼兒園、電梯三個無差別殺人事件,每一個事件又導回最初的前因推演,也延伸了幾個家庭的悲喜。看似不相關的陌生人,因著某種聯繫被串連了起來,環環相扣,也導向了未來的主角所處的世界制度,再回頭影響了過去。

這是一本看得出作者極具野心與用心去努力架構出來的小說,因為命題如此龐大,又涉及多個事件與家庭,探討的面向也非常多元,單單只是加害者&被害者的探討就已經夠龐大了。像台灣 《與惡的距離》,日劇 《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電影《蘇西的世界》。就已經需要用完整的劇集去呈現,而也僅僅只能呈現出事後的處境與療癒復原之路。

然而這本小說想表達的,更多的是前因。不孕症求子之路的執念到生子後的產後抑鬱、夫妻間的情感探討、家暴、家庭教養、女性在家庭與婚姻內的角色。

他更重視的是將這些隱憂、成因,或是要直接歸類為 愛的缺乏,或錯誤的愛導致的偏差,形成執念或因一時想不開、鑽牛角尖、作繭自縛而造成了悲劇。

更將視角拉高,以未來之人看待,宛如上帝視角來檢視這些事件與角色。時序更是涵蓋過去與未來,甚或是時空旅行、時空堆疊等。將整個故事也從社會寫實多增添了科幻感。

前半段的鋪墊,尤其是在潘紀凝的求子之路細膩繁瑣,看著角色自我陷入執念的悲苦迴圈中走不出去,以致後續不盡理想,卻仍好強地不肯面對現實去尋求外援,才會爆發如此劇烈的轉變。而這部分常惠言也是,作者將其家暴與隱忍的心情描繪得相當細膩,在看似光明乍現,卻將角色推入更深的深淵,(為了不劇透只好不寫出來)。

作為讀者,同時身為母親。無論投射到故事中哪一對父母角色,都是一種相當沉痛的體驗。對自己孩子的變化感到絕望,對逝去的孩子感到悲傷,對自己無法妥切照顧孩子而深感自責,孤苦無援的無力感相當強烈。

在前半段,那些細瑣跟角色作繭自縛的過程,讓我分了幾次才將其閱讀完畢,不禁湧起了當初看湊佳苗《夜行觀覽車》極度煩躁的感受。

然而,小說提高了視角,刻意選用了未來人的角度,並也有一層旁觀的說書人的角度來解說,經常是適時的將我們往外拉,讓我們處於一種覺察重新檢視,而非沉溺。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長篇小說-無差別愛人 | 用超越血緣之愛,無差別愛這世界

【閱讀心得】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重新定義與世界的關係

 

此文同步刊登於開根號

隨著這本書上市,恰好看見了作者曾寶儀接受雜誌採訪,被文章內容打動,才知道在她光鮮亮麗主持人身分底下,也曾陷入劇大低潮與困惑,她寫下親人離世的哀痛,與長期符合社會期待迎合他人而終於受夠了的自己,觸發我深深的共鳴,進而好奇她是如何走過這一趟人生低潮,又如何體悟到: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這一本書講述著她自從失去了最親愛的爺爺,之後開始真正地去正視自己。

 

自己是誰?愛是什麼?以及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她帶著我們層層剝開自己的內心,爬梳過往的經歷,提到原生家庭經歷帶給她的諸多信念與不安全感,以致極欲向這個世界爭取認同,自我證明。

她渴望愛,如同我們每個人一樣,希望透過愛來救贖填補,以為如童話故事般情節,有了愛情便可以從此幸福快樂下去,於是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最好的女朋友。

在每一個方面,幾乎都去迎合他人期待的活著,直到至親的爺爺去世。

 

「當爺爺離開這世界,我心中的悲傷巨大到難以言喻。於是我再也無法說對人說出節哀順變。因為我知道根本沒有節哀順變這回事。當悲傷確確實實出現在人們的生命當中,沒有任何一套標準處理程序,能讓人照著步驟就順利消化它。每個人都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經驗,去化解。」

 

她選擇負氣出走,彷彿將她不曾叛逆的日子做一次對世界無謂的抵抗,她在工作低潮時,帶著不甘心的反覆向生命詢問。

妳與奇蹟的距離只差在相信

後續她彷若踏上了一段祝福的旅程,在彷彿奇蹟般的美妙際遇,逐漸打開雙眼,看見了世界對自己的愛,也因緣際會獲得了極大的療癒。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感受到那個愛原來一直都在,只是在那一年那一刻才忽然驚覺,祂其實一直都在,每個人都一定會有這樣的機會,當你明白這件事,妳的人生會有180度大轉變。」

很多時候只是我們選擇忽略,不去注意,不願相信美好也會降臨在自己身邊,一旦能體會到世界對自己的愛,就能時時懷抱感恩。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重新定義與世界的關係

《閱讀心得》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

文/波卡

從《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一出版,我就忍不住被它的名字吸引!我想大概是快樂就是每一個人打從心底深處的渴望。加上作者用了一年的時間去實踐快樂、尋找快樂,讓人會有一種錯覺,就是好像可以快快樂樂輕輕鬆鬆地度過一整年的光陰!

光是想著一整年可以如此快樂!就讓人心神嚮往。於是這本書就一直在我心裡,覺得總有一天要去翻閱,又或者要自己也來做一個一年的快樂計畫,(我本身也是一個計劃控)。

後來隨著聽到不少人說他就是一個人記錄自己實踐快樂計畫的一年,沒有什麼特別的之後,我就少了直接去買的念頭。一方面是覺得若要實施快樂計畫的一年,不看這本書自己也能做,那就好像沒必要看,於是就這樣錯過了許多年。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很喜歡這本書的封面跟質感。

然而,卻在最恰好的時機,讓我再度遇見這本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也打算之後有空再找作者後續的其他著作來閱讀。

再次遇到這本書的契機是在住家附近的7-11。

我發現自己很喜歡寫跟每一本書是怎麼相遇的,把書當作朋友,珍惜看待著。

本書的大意:

有一天作者決定要停止對生活的抱怨跟不滿,他想要更快樂!

他並非過得多痛苦,事實上他有很美好的家庭,也有不錯的工作,他也時常感到幸福與快樂。但他就是想要更快樂,認真地去快樂。於是她開始大量研究古今中外有關快樂的論述等,進而展開了自己一整年的快樂計畫。在她親身實踐之後,她確確實實地轉變了,覺得自己更加的快樂了。

其他詳細的目錄、介紹、序,都可以到博客來看更詳細的介紹>>點這裡看介紹

共鳴:

我覺得《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在這個時間點來到我的生命恰到好處,若我是前幾年它剛開始出版時就去讀,絕對沒有這樣深的共鳴。今年很神奇的是,有太多太多的書,之前讀的感受跟現在回過頭來讀,是截然不同的,落在心底的感受更加深刻也更充滿韻致。

我和《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的作者有很多共通處,所以讀起來時一直感覺到心理頻頻在點頭,然後卻又因為那些相異而覺得拓展了視野。讀這本書給了我一種真正的在跟作者當朋友對話的感覺,一邊在讀她的故事,一邊理解自己,然後反思整個生活。

  1. 我們處在類似的人生階段:一個還不錯感情融洽的老公、還有經歷了育兒階段,正處在小孩在童年的時期。都曾擁有過還不錯的體制內的工作,然後轉職成為比較自由的創作者。她從法官助理變成作家,而我從遊戲公司營運主管轉職成了故事創作、商業文案。
  2. 我們同樣是計畫控:連對待快樂,看似如此抽象的這件事情都喜歡有條有理的去研究、去計劃。
  3. 每一個書內她提到的喜好,可能會發怒的事情,也都深深覺得相似,只是我不像她可能會直接抱怨或批評,這或許是因為她是法律系出身使然,讓她更為好強好辯,還有我的生命經驗讓我已經變得待人處事習慣溫和。

然後以下是我看了書裡覺得滿有感的部分

關於快樂,關於人生的目的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作者先到處找了許多書、研究資料,才開始制定計畫,所以裏頭引用了不少哲學家、思想家、宗教信仰對於快樂的看法。

我其中很有感的,卻也是早就已經聽過不知道幾萬遍的論調。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

【書蟲推薦】省下超多書錢!有了HyRead,圖書館的藏書都成為我的書庫,電子書與電子雜誌看都看不完!

文/波卡Poka

不得不推!絕對要推的超好用軟體Hyread
我從20多歲就有大量購書的習慣,會依據自己的收入多寡決定買書量的程度,以前有段時間也不太認真選書,可能就買了。
後來因為轉職的關係,(已經長達約三年都是soho接案)沒有穩定的收入,所以不能在像以前那樣任性的買書,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年我搬家時,要搬運一箱又一箱的書,實在是超硬的!最後這一次搬家而丟掉或賣掉的書,讓我真的超級無敵心痛。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幾乎都是去二手書店買書。這邊要相當推薦【茉莉二手書店】,它是我目前去過環境氣氛格調都相當好的二手書店,整個裝潢跟書香氣息不輸給誠品這類的高級書店。

上半年,因為我個人因為大轉職跨到戲劇產業,收入不穩定下,除了跟戲劇有關、工作有關的書籍還會買個一兩本外,幾乎都不太買書了,但書癮還是在,家裡的書櫃其實也一直是爆滿狀態!

每一次去圖書館借書往返有時候又覺得好累,況且也不一定能找到真的想看的書!正在苦思該怎麼辦的時候,恰好在一次尋找某個圖書館的館藏時,一直看到許多書的資料旁都有標註這本書有電子書。

讓我不禁越來越好奇,是不是試試看借電子書呢?

在這之前我因為書癮太過旺盛,但又受限於經濟,所以已經有試著使用好讀這類的電子書平台,但每次抓到檔案下載再移到閱讀器上也覺得麻煩。加上當時的閱讀器勉強可以裝app,但速度實在慢。

當我點進去圖書館的電子書平台時,都通往了神秘的空間Hyread,讓我開始好奇這是個什麼東西!結果一使用就無可自拔地愛上了!還忍不住喊出:太棒了,我的書櫃有一半以上的書大概都可以丟了!然後也不再需要買雜誌了!

(這樣出版業會恨我嗎?XD 不過有好書我也還是會買來收藏的)

使用Hyread好處多

  1. 省了藏書空間
  2. 省下買書的費用
  3. 先借來看,真正喜歡再買來收藏就好,不怕買錯書。
  4. 在線上就能借書,也能省下通勤往返時間,通通拿來看書!
  5. 暢銷書、熱門書,也不用苦苦排隊等待!

Hyread絕佳優勢

  1. 擁有近千家圖書館資源合作,只要你有該圖書館帳號切換相當方便,可隨心所欲自由借閱。
  2. 有自己的網路書店HyRead網路書店-可租、可買兩種方案自由選,還有免費試閱本
  3. 擁有最精華的台灣期刊全文資料庫 台灣電子期刊-方便做研究找資料

閱讀全文 【書蟲推薦】省下超多書錢!有了HyRead,圖書館的藏書都成為我的書庫,電子書與電子雜誌看都看不完!

《文案心得》文案入門靈感速成篇,謬思女神在哪裡?詞彙何處尋?

波卡已有10年以上文字外包經驗。除了廣告文案、寫品牌故事、商品介紹、廣編稿、企劃書等,也寫小說劇本。自由切換各種文類,而從未靈感枯竭,現在心裡也都還存放著許多故事靈感等待發酵寫出。

文/ 波卡Poka
這些日子以來,作為完全的文字工作者,不僅寫電視電影劇本,也寫小說散文,也寫商業文案,開始陸陸續續都有人會透過各種管道來詢問,如何訓練自己寫作?培養寫作能力,或是怎麼寫好商業文案。
之前我一直覺得寫作的本質是相同的,直到最近認識更多編劇常常說會寫劇本但無法寫小說,或是有一些人們則是很會寫小說,卻完全不知道文案是怎麼一回事。
跨足各種文類的我究竟如何勝任?又是怎麼修練的?將會作為一系列文章分享給大家。

遙想我當文案已經是10年多以前。
在我當上文案前,我其實很少看書,若看書都是有明確目的性,例如想了解行銷去看行銷相關的書,想知道什麼知識就去找那方面的書,根本沒有花任何其他的時間多涉獵一些文學或比較輕鬆的書籍。
所以在我已經當上文案的時候,老闆常會跟我聊很多作家,我都是一臉迷惘的看著他,很多知名、經典的作家,我都沒看過。每次講到這所有的人都會滿驚訝。因為大家都把文字能力=看書能力。(我這邊不是要否認閱讀的重要性)
能不能寫出好文章、撰寫好文案,我個人覺得高中的中文教育程度,其實就很夠用了。有時候甚至對比一下現在自己的中文造詣或許還不比當初的程度也不一定。

但怎麼訓練自己可以寫出淺顯易懂又順暢的文章,就確實需要練習。

那究竟應該練習什麼?又如何練習呢?這些跟靈感又有什麼關聯呢?

閱讀全文 《文案心得》文案入門靈感速成篇,謬思女神在哪裡?詞彙何處尋?

《文案心得》不知從何下手開始寫品牌文案、品牌故事?掌握三件事就能迎刃而解!

文/ 波卡Poka
波卡已經有超過10年以上文字外包經驗。目前寫最多的大概就是品牌文案,其中包含了品牌故事、標語、介紹、核心理念等,接著就是商品介紹、企劃書、廣編新聞稿相關等。
今天就來分享我自己都是怎麼發想品牌文案,還有相關的事前作業。

文案大師李欣頻
(應該只要是文案人都知道神話一般的李欣頻老師吧)
之前一直在她的書裡 李欣頻的寫作之道:如何從誠品書店文案開啟多元寫作之路有提到過,她曾覺得文案是很難教的,我自己一直也是這樣認為,所以即便是已經寫過很多文案,也一直覺得很難去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在她的書裡,她分享自己是如何訓練自己的思維,每一則文案是怎麼樣的思路去建構出來的。

而最近也因著許多人詢問,讓我起心動念決定來分享自己究竟是怎麼生出一篇讓案主滿意的文案。首先第一步,就是要事先和案主溝通
這篇文章將分享該怎麼溝通?應該溝通那些東西呢?

閱讀全文 《文案心得》不知從何下手開始寫品牌文案、品牌故事?掌握三件事就能迎刃而解!

【閱讀心得】向宇宙下訂單&不抱怨的世界-『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

文/ 波卡Poka

之前看好像都絕版了,記得這兩本也都是在二手書店買的。我有一陣子非常熱愛逛二手書店。去旅行時也會把二手書店放入行程中,特地去朝聖一下。也真的有個開書店的夢想。

只要在充滿書的地方,就能感到一種很深層的安全感,心靈也會特別平靜。


這兩本書都很薄,看書快的人可能半小時就可以翻完了。

如果有遇到ㄧ些不錯的心靈書籍,滿建議大家可以買來放在家裡,在逐漸被生活瑣事給淹沒時,快速的翻閱幾本這樣的書,就能很快速地被療癒。

作為自己的內在的重啟儀式,覺得也很不錯。

很多吸引力法則其實都如出一轍。要你相信宇宙大神,ㄧ切自有安排。論述很相似,但也都各自有自己的方法,些微不同。

會重新開始接觸這些相關書籍與方法,在上一篇文章有帶到:

這幾年,經歷育兒的不易、轉職、身分轉換、低潮,在教養方式等和老公的磨合,生活經濟壓力下。可能也加上,因為彼此父母不在身邊什麼都要靠自己。而這些年也有和我老公爸媽的問題存在。(父母輪流陷入病痛等問題)。

光是育兒加上轉換跑道,讓ㄧ直希望方方面面都需要做到至少80分以上的人,都陷入一段新手學習期,常常感到時間不夠,而備感痛苦。

我ㄧ直是很害怕浪費時間的人,這也跟上一篇醫生說我心臟可能再五年就不行,加上我父母走的早有關。所以我陷入極度的焦慮,覺得有很大的被剝奪感。

生活的忙碌也讓完全不怎麼有機會有可以靜下來獨處好好排空與思考。

事實上,在我尚未走出來以前,即使有短暫的空檔,過往的傷痛也時常忽然侵襲著我。


累積過久的壓力,讓我在曾一發不可收拾的進入強大的低潮試著跟朋友訴說紓解後,雖然有用。但發現仍然會有源源不絕的負面排山倒海而來。

因為當你真的想抱怨,永遠都會有說不完的抱怨

反之,當你願意心存感激,會發現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感激

當我開始找自己家裡這些塵封已久的書來看。

大量的翻完就覺得好了一大半。並且也開始轉變自己,誠懇的去跟另一半溝通,希望讓整個家庭都盡量是情緒和樂的。

然後也試著更相信自己,對未來也抱有更多期許

這些日子除了心靈書籍外,也都有搭配比較硬一點的方法書

如 原子習慣、子彈筆記

其實無論是這些看似科學方法,或是有些人覺得太過神秘的心靈書,兩相一起閱讀時,從中是可以發現許多相同之處。

尋找契合自己信念的來看,更容易打從心底去相信這些方法與論述,只要有幫助都是好的。因為我本來對各種事物都是相當開放的心情去看待,屬於雜食派的閱讀者,所以就都一併交叉的閱讀。

這些書籍大量翻閱完後,真的會迫不及待地 重新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想為自己開始重新安排生活,感覺到整個人更積極、更有力量了起來


簡述一下這兩本書給我最重要的啟發。還有從中獲得的有用的金句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向宇宙下訂單&不抱怨的世界-『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

找不到欄位。

【閱讀心得】贏6分就好! 以退為進談判桌上無往不利的交涉術

文/ 波卡Poka
作者:藤田尚弓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13-07-15

「贏六分就好!」取自於日本戰國武將──武田信玄。 意思是與其徹底的打敗對方,招致怨恨,不如給人留一條退路,藉此得勝還比較妥當。

以下是針對這本書作的重點摘要:

書名:贏六分就好,以退為進,談判桌上無往不利的交涉術!作者藤田尚弓,悅知文化~
放上書名發現自己的術打成數。冏~
惡女,藤田尚弓
第一次看到作者的簡介時,覺得很傳奇
又到警察局又到公關俱樂部,最後到企業內慢慢變成現在的交涉女王
目錄
一、別被交涉很棘手困住了!
交涉前,請先寄住『交涉的五大祕訣』
佔到便宜也不會被討厭,創造雙贏的『交涉與人際關係六大規則』
立刻就能派上用場的五大實踐技巧
對不起,你人太好,我好想騙你啊!預防上當受騙的黑心交涉術
不想被發好人卡!情場上無往不利的四大交涉術
無關得失─不交涉的交涉術
這本書有很多幾大什麼幾大什麼,後來仔細一看那些東西都不太像秘訣或是規則
或是有幾項根本是在講同一項東西,大概是列成幾大幾大什麼比較吸引人跟好記憶吧


閱讀全文 【閱讀心得】贏6分就好! 以退為進談判桌上無往不利的交涉術

【閱讀】反恐專家教你攻心術:讓對方的心思在不知不覺間接受你-意義存在於狀況中,而非文句或語詞裡

這本書的封面文字,完全讓我產生錯誤預期內容呢 前往博客來看介紹

作者: 苫米地英人  
譯者: 周幸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0/03/30


文/ 波卡Poka


閱讀時間:
約45分鐘因為一直寫故事,所以想看一些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書,一方面補足其他方面的知識,一方面放鬆腦袋。這本書實際閱讀起來非常快,因為字數跟行數不多,找個日常的小空檔,專心閱讀約45-60分鐘便可讀完。

書摘

作者主張
1.自己要先處於輕鬆狀態,對方才會跟著不設防
2.維持同頻率(例如同呼吸的頻率)
3.成為共享空間掌控者(確認對方跟自己在同個場域,主動觸碰、移動物品)
4.操弄對方的海馬體(利用自我形象投射於對方視覺區)

語言反而造成阻礙。要用語言置換他人認知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因著每個人的內在,過去經驗不同。都會造成同一個詞彙,在不同人心中、不同的狀況,會有不同的解讀。


例如:
兩個許久不見的戀人相逢,女生此時喊出的,男生名字:約翰~

女生在廁所發現沒衛生紙了,大喊老公:約翰~
意義就不同了。

意義存在於狀況中,而非文句或語詞裡。

語言是空,非有也非無

閱讀全文 【閱讀】反恐專家教你攻心術:讓對方的心思在不知不覺間接受你-意義存在於狀況中,而非文句或語詞裡